郑商所白糖期货主力合约日线
本文源自:文华财经
春节长假后腾空而起的白糖期货,近日继续震荡上行。期价爬升至八个月高位,6000点几近收入囊中。
主要产糖国印度产量和出口政策传闻不断,给市场带来影响如何?国内南方产区糖厂收榨情况如何?本榨季总产糖量预期是怎样的?国内外糖价发展方向是怎样的?后续哪些因素值得重点关注?文华财经【机构会诊】板块邀请糖期货专家为您一一分析。
【机构会诊】:主要产糖国印度产量和出口政策传闻不断,给市场带来影响如何?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印度增产的预期不断被质疑,国际市场或等不来印度第二批食糖出口。
此前由于市场对于22/23年度印度和泰国的增产预期极为一致,不少机构也因此将22/23年度全球食糖的供需调至过剩,因此外盘呈现出明显的back结构;但近期印度增产的预期不断被质疑,预期差和紧张的贸易流驱动原糖不断创新高。
先是印度糖业协会大幅下调了对22/23榨利印度食糖的预估,由第一次预估的3650万吨下调至3400万吨,产量从较21/22榨季增加70万吨转变为减少180万吨,其中产量下调最明显的为马邦,据悉,占比印度总产糖量1/3的马邦因降雨提前收榨45-60天,最终产量预计为1210万吨,低于此前预计的1380万吨;
根据路透报道,由于甘蔗提前成熟印度食糖产量可能进一步下降,预计糖产量为 3400至3430万吨,低于上一季的 3580 万吨,另一家全球贸易公司已将产量预估下调至 3240 万吨,预计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产量将大幅下降至 1130 万吨左右;产量的下调意味着印度食糖出口配额面临缩减甚至无进一步出口计划。
当前是否有第二批出口配额尚未完全明了,但是较为确定的是,一旦印度没有进一步的出口计划,将会影响全球第二季度原糖的供应量,同时市场将对作为第二季度定价核心巴西的供应情况更加敏感,也就是全球原糖供应端的容错度在降低。
东亚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崔胜楠:根据印度糖厂协会ISMA的数据显示,22/23榨季印度食糖产量3400万吨,出口800万吨,此前预期产量3650万吨,出口610万吨,上一榨季食糖产量3590万吨。22/23榨季截至2023年2月15日,累积产糖2284万吨,同比增加8.4%。
印度减产预期放大,第一批600万吨出口配额基本用完,暂时不再准备批准新的出口,巴西糖上市前,国际食糖市场维持阶段性的供应偏紧的状态。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由于天气多雨导致甘蔗单产降低,引发市场预期印度食糖减产,各机构纷纷下调产量预估。最新消息显示,某贸易机构1月预测印度产量将降至3400-3430万吨之间,低于上一季的3580万吨;食糖贸易商Alvean预计产量将降至3350万吨,不排除预估下调至3300万吨的可能;某国际贸易公司已将产量预估调降至3240万吨。同时,在该国期末库存较低的情况下,减产将使该国出口降低以保证国内供应,因此第二阶段的出口配额或难以发放,在此背景下印度仅允许糖厂在本年度出口610万吨糖,远低于上榨季创纪录的1100万。这引发市场担忧供应偏紧,从而利多糖价。截至目前该国减产消息已经发酵月余,若后期印度减产预期兑现或持续下调,将继续提振盘面。
【机构会诊】:国内南方产区糖厂收榨情况如何?本榨季总产糖量预期是怎样的?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2022/23年制糖期截至2023年1月底,甜菜糖厂除有3家糖厂生产外,其他糖厂均已停机,甘蔗糖厂广西已有3家糖厂停榨;全国共生产食糖566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目前产量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广西,各机构的估产范围较大,从减产100万吨到减产30万吨不等;但是根据线上调研来看,广西产量维持在560-570万吨(减产30-40万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广西蔗区去年受到干旱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近期市场也有传出各集团减产10-20% 的消息,甚至有广西减产100万吨的传闻,但是在干旱的情况下广西甘蔗的糖分预计增加0.4-0.5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抵消掉甘蔗的减产。另一方面,在部分集团10-20%减产的预估中并未提及是受到抢蔗的影响;此外,受到干旱的区域集中在广西北边,南方的甘蔗生长情况较好,综合以上的原因,预计广西的产量在560-570万吨。
东亚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崔胜楠:广西产区不断有糖厂提前收榨的消息传出,市场逐步关注广西减产的情况。产量方面今年干旱对甘蔗产量主要影响的桂北地区在柳州、来宾、贵港市。而南部崇左降雨均匀,长势较好,产量有可能增加。综合来看广西甘蔗糖产量在560-575万吨之间,同比减产35-50万吨。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截至1月底,主产区广西产量367万吨,同比降低7万吨,云南产量66万吨,同比增加约18万吨,因此1全国产量566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增幅6.4%,整体压榨进度仍较快。中糖协预计,本榨季全国将产糖1005万吨,较去年956万吨小幅增加。但据市场统计,当前云南累计有49家糖厂开榨,同比增加9家,但广西已收榨糖厂达17家,同比增加14家,收榨进度也在加快,也因此市场预期该省产量增幅有限,作为国内首要产糖省,全国产量也因此不及前期预期,甚至出现同比减产。
【机构会诊】:国内外糖价发展方向是怎样的?后续哪些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国际糖市需要关注新的预期差:03合约交割后对紧张贸易流的担心预计降温,原糖有回落的可能性,但之后需要关注定价重心的转移和新的预期差。目前大家将太多“缓解紧张贸易流的期许”压在巴西身上,一方面22/23季度遗留了月800-900万吨的甘蔗,因此23/24榨季巴西提前开榨的预期强烈,一方面由于去年巴西降雨的充沛23/24榨季的甘蔗生长情况良好,且当前制糖较制醇的收益更加明显,下个榨季巴西糖产量预计也将增加。但谨防一旦巴西出口放量的预期落空或再次出现类似于“印度增产落空的价格反弹”,从当前监测到的信息来看,根据模型预测,目前巴西中南部的降雨量偏多,未来2周巴西中南部降雨量或是正常情况的1.5-2倍,降雨过剩的影响已经在大豆收割缓慢上得以体现;如果3月降雨量持续维持高降雨量那么巴西提前开榨的预期可能落空;由于降雨过度导致巴西推迟开展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去年巴西由于3月-4月的降雨量过度,导致巴西22/23榨季推迟了半个月,而目前根据路透的模型预估,未来两周(到3月1日)巴西圣保罗地区的降雨量将创近五年新高,需要持续关注后续的天气模型,如果降雨依然偏多或导致原糖短期继续交易贸易流紧张的话题,进而使原糖的拐点后移。
国内整体的供应多寡依然取决于境外糖源的输入情况,未来上方锚定取决于进口成本:由于边境管控程度预计弱于前两年,糖浆和预拌粉的进口量或有增加,能抵消掉部分广西减产的部分,因此仅依靠减产的话题不足以成为郑糖持续上行的动力。郑糖未来上方锚定取决于进口成本,原糖在03合约交割前预计继续维持强势,直到巴西开榨集中供应原糖之后,郑糖受到进口成本的支撑明显,目前原糖05、07、10合约均高于19美分/磅,折合成50%关税的进口成本均在6000元/吨以上对郑糖下方形成支撑;未来需要关注巴西降雨、新季开榨的情况以及国内消费恢复预期是否证实,如果巴西产量和出口正常,原糖紧张的贸易流将得到缓解,郑糖有跟随原糖价格回落的风险。
东亚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崔胜楠:23/24榨季全球糖市供应宽松幅度不及此前预期。短期关注印度产量定产情况,若产量不及预期,在巴西开榨之前国际贸易流偏紧。后续需重点关注巴西新榨季的产量预期,关注巴西降雨情况,若降雨持续偏多,影响巴西开榨,将使得供应压力后移。国内减产背景和消费复苏预期下,配合印度炒作,糖价高位运行。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国外糖价的关注重心在于,一是正值压榨期的印度减产预期能否兑现以及出口配额是否发放,二是主要出口国泰国与巴西出口对于印度的补充作用,三是巴西4月份开始的新榨季的产量情况。整体来看,市场仍将维持印度减产且出口大幅降低的看法,对于糖价具有明显的提振作用,但若无进一步减产消息刺激,叠加巴西增产预期与泰国出口旺盛,或减缓印度带来的利多效应。因此,原糖上方仍有一定压力。
对于国内而言,供应端可以看到产量或向低于预期的方向发展,且将进入去库存阶段,有利于提升盘面。从需求端来看,1月累计销糖率41.8%,比上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考虑今年春节因素在内,1月单月销量仍处于相对低位有合理之处,2月销量或有数据上的好转,因此,需求端也有一定的利好。整体来看,国内基本面将支撑糖价,叠加进口成本支撑效应仍在,国内糖价下方空间有限。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