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 ORGANIC 是指美国农业部(USDA) 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它代表着符合美国国家有机计划(NOP) 规定的有机生产和加工标准的农产品和食品。获得USDA 有机认证的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符合高标准的有机农业实践,不含人工合成的有害物质,并对人体无害。
特朗普关税威胁巴西有机糖产业–美国终止长期配额,有机糖产品征收近100%关税
据巴西媒体报道,特朗普的贸易战正将巴西的有机糖产业置于严重风险之中。
美国是巴西有机糖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约一半的产量出口至美国,目前面临征收高额关税。
此前宣布,除了对巴西出口产品新增50%的关税外,特朗普还宣布终止一项已实施二十多年的21万吨有机糖免关税配额。没有了这项配额,出口商将面临每吨357美元的税费——相当于48%的关税。若与巴西的50%“国家”关税税率相结合,进入美国的巴西有机糖总税负可能高达98%。
巴西有四家主要的有机糖生产商:Native(巴尔博集团)、Jalles Machado、Goiasa和Adecoagro。它们每年的总产能达28万吨,去年向美国出口了14万吨。
然而,这种依赖是相互的。美国消费的所有有机糖都依赖进口——每年约30万吨,占全球58万吨市场的一半以上。去年,巴西供应了美国进口量的46%,紧随其后的是哥伦比亚(8.5万吨)、阿根廷(5.1万吨)和巴拉圭(2.8万吨)。
欧洲的重演
巴西曾向欧洲出口有机糖,但在欧盟与哥伦比亚、秘鲁和厄瓜多尔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巴西失去了竞争力。该协定给予哥伦比亚免关税准入,而巴西出口商则继续面临每吨414欧元的关税——这实际上将巴西挤出了市场。
咨询公司Datagro的分析师称:“如果美国征收50%的(有机糖)关税,我们可能会重蹈在欧洲的覆辙。”
得益于关税优势,即使价格更高——比巴西国内水平高出30%——哥伦比亚的糖仍在欧洲获得了市场份额。这种竞争力推动了哥伦比亚有机糖产业的扩张。
在巴西业界,弥漫着不满的情绪。生产商们强调,他们曾是开拓海外有机糖市场的先驱。巴尔博集团的CEO巴尔博回忆说,30年前,是美国公司主动找到他们,希望建立长期的供应关系。
“三十年前,我们的客户每年需要300吨。如今,他们需要8000吨。有些公司每年订单增加1000吨。没有现成的供应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巴尔博先生说。
巴尔博先生指出,与传统糖不同,有机糖需要严格遵守各国不同的认证标准,这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和运营复杂性。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证体系。
为了达到这些有机标准,巴西的糖厂不得不彻底改造其农业和工业流程,转向使用生物投入品并杜绝化学品。甚至工厂设备也进行了升级——金属部件被更换为不锈钢,并安装了专门的包装线,以满足像Native旗下São Francisco糖厂这样出口74个不同国家的需求。
没有B计划
据悉,巴西的有机糖没有可行的替代市场。“这是一个独特市场,依赖于重视有机产品的消费者。亚洲尚未形成稳定的需求,而非洲则不在考虑之列。国内消费也十分有限——每年仅约1.2万吨,占巴西全国食糖消费总量的0.2%。”巴尔博补充说,国内食品制造商对有机糖兴趣不大。
近来,受全球需求推动,有机糖价格有所攀升,其相较于传统糖的价格溢价已从历史上30-35%的区间扩大至50%以上。
但巴尔博先生表示,如果没有对美国的出口,仅靠扩大国内供应不足以维持盈利。“没有了美国的4万吨购买,我无法支撑目前的成本结构,将被迫关闭糖厂”。
巴尔博先生认为,短期内,由于美国本地库存低且全球供应有限,美国买家将继续从巴西采购。然而,如果关税持续存在,巴西的有机糖产业可能在“五到六个月内”被迫停产。
对于Native旗下的São Francisco糖厂来说,由于其成本基础过高,转而生产普通糖并非一个可行选项。该糖厂目前雇佣了2000名员工——是普通糖厂的两倍。
注:以上内容为巴西媒体报道。
云糖网评论文章
美国关税大棒下的“甜蜜”牺牲品:巴西有机糖产业的生存危机
美国市场有机蔗糖的零售价高达8.79美元/2磅,约人民币63元。1磅=0.45 kg
一纸关税令,足以让一个经营三十年的“甜蜜事业”品尝到最苦涩的滋味。
特朗普说变就变的关税对巴西有机糖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摧毁一个30年来基于信任、合作和长期投入而建立起来的产业。
这不仅是对贸易伙伴的打击,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严重挫折。
巴西有机糖产业与美国市场的关系,远非“谁买谁卖”那么简单。正如报道中Native公司CEO所言,这是一段长达30年的合作关系。当初是美国企业主动寻求合作,双方共同开拓市场,建立起一种罕见的“需求驱动”模式。
巴西糖厂根据美国买家的需求预测来投资、生产和创新,投入巨资改造农田和工厂,以满足严苛且多样的国际有机产品认证标准。
这是一种深度捆绑、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然而,近乎100%的惩罚性关税如同一把利刃,决绝地斩断了这条维系已久的纽带。这背后暴露了贸易保护主义最野蛮的一面:它无视商业逻辑、无视历史合作、无视市场规律。
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巴西生产商,最终也将反噬美国自身。
关税壁垒的建立,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面临价格飙升或供应短缺。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伤害的是本国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生活成本。
巴西有机糖产业曾因欧盟与他国的自贸协定而被排挤出欧洲市场,这一惨痛教训说明,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依赖单一市场的利基产业都极其脆弱。然而,美关税大棒的打击更为沉重,因为它来自一个最紧密的合作伙伴。
在全球化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用孤立主义和关税壁垒来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它破坏的不仅是供应链,更是来之不易的信任链和价值链。
对巴西有机糖产业而言,短期内可能需要寻求政府间对话,同时加快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国内消费增长。从长远看,建立更为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将是增强产业韧性的关键。
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