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网 内蒙古频道 1956年以来最强降雨!极端多雨天气下内蒙古甜菜产业的挑战与应对补救措施

1956年以来最强降雨!极端多雨天气下内蒙古甜菜产业的挑战与应对补救措施

和20000+糖人一起关注糖网公众号

广告位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天气。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通报,7月23日至26日的降水过程总降水量达全区年平均降水总量的60%以上,是1956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随后在7月底至8月初,多轮降水天气持续影响该地区,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且伴有强对流天气。这种异常天气对内蒙古重要的经济作物——甜菜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分析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摘要

  • 7月下旬至8月中旬,内蒙古多轮强对流降雨与甜菜根膨大关键期高度重叠,东北部(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中部(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西部偏东及鄂尔多斯东部等地均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随冰雹、雷暴大风。
  • 主要风险:本轮“罕见且频繁”的强降雨天气,易导致田间渍涝、根腐与叶斑病害暴发风险显著上升、机械作业困难,直接压低甜菜含糖量与出糖率,并推迟或扰动正常9月开始的压榨。
  • 主要表现:渍涝缺氧致根系伤亡和糖分稀释,养分流失与板结抑根,冰雹创伤引发二次生长与腐烂,田间通行受阻推高带泥率与加工损耗。结合近年数据,内蒙古甜菜产量基础较大但对天气敏感,出糖率在丰产年份已显下滑,更需警惕今年多雨造成的质量风险。
  • 初步情景预估:轻—中度渍涝田块产量或下调5%–30%,糖分下降0.5–2.0个百分点;严重内涝/冰雹灾损田块减产可达30%–50%。损失幅度取决于地势排水、土质、病害压力、救灾速度与后续天气。
  • 补救总纲:72小时快速排水与预防性植保、行间浅松破板结与定点追肥补钾硼、病害分区统防统治、合理推迟与分批收获、工厂端原料分级与短时通风贮藏、灾损理赔与来季排水工程和耐病抗逆品种布局。

一、天气过程与甜菜关键期重叠

  • 时间:7月23–26日极端强降雨后,7/30–8/1、8/8、8/10及未来三天仍有多轮对流性降水,雨量分布不均、局地短时强降水与冰雹频发。
  • 生育期:内蒙古甜菜一般4–5月播种,7–9月为根膨大和糖分积累关键期。本轮降雨正压顶根膨大与糖分累积窗口,对产量与糖度影响敏感。

二、影响机理与风险画像

  1. 田间层面
  • 渍涝缺氧:24–72小时积水可致须根坏死、吸收面积骤减,恢复后长势“先旺后弱”,糖分被稀释、还原糖比例上升。
  • 病害易感:涝后高湿+20–25℃利于根腐(腐霉/疫霉、丝核菌)与叶部病害(尾孢/褐斑、白粉病)暴发;伤口多时细菌性软腐风险上升。
  • 养分与土壤:硝态氮淋洗/反硝化流失、钾与硼缺乏加剧;表土板结与沉积泥皮抑根;重茬地病害更重。
  • 冰雹/大风:叶片撕裂导致“二次生长”,增加呼吸消耗与杂质(Na/K/α-氨基氮),降低甜菜清净率与榨取率。
  • 机械与收获:泥泞阻碍作业、压实增大;带泥率和损伤率上升,入厂原料杂质高、腐烂快。
  1. 产业链层面
  • 供应波动:田块可收窗口收窄、短期集中入厂;原料含泥高导致洗切能耗与压榨效率下降。
  • 品质扣量:糖分下降、杂质上升引发扣量与拒收概率上升;堆存期缩短。

三、损失情景区间(用于决策参考,需据点校核)

  • 轻度:积水<24–48小时、排水较好,病害可控。产量下降5%–10%,糖分-0.5至-1.0个百分点。
  • 中度:低洼/重土、积水48–96小时,叶斑初发。产量下降10%–30%,糖分-1.0至-1.5个百分点,杂质偏高。
  • 重度:内涝>96小时或冰雹重创,根腐/软腐明显。产量下降30%–50%,糖分-1.5至-2.0个百分点以上,商品根比例明显下降。

四、分区域关注重点(依据通报的强降水分布)

  • 东北部(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东部):渍涝+叶斑并重,局地冰雹后软腐与二次生长风险高。
  • 中部(乌兰察布南部、锡林郭勒东北部、呼和浩特南部):土层浅、风蚀地易板结,需侧重“排涝+破板结+补硼钾”。
  • 鄂尔多斯东部与西部偏东:强对流短时暴雨+坡耕地冲刷,注意沟蚀与表土流失后的“弱苗-病害”复合风险。

五、田间快速排查清单(到田即看)

  • 看水:是否仍有积水/黑色厌氧味,低洼区水退速度。
  • 看根:拔样2–3株/块,根颈/须根是否褐变、空腔、腐臭。
  • 看叶:新叶是否发黄、缺素症(缺硼“心叶畸形”、缺钾边缘灼伤),是否有尾孢/褐斑初斑。
  • 看土:表面泥皮/板结厚度,脚印深度,是否可轻机入田。
  • 看分布:涝害斑块比例,便于分区管理与分批收获。

六、应急与恢复技术路线

A. 0–72小时(退水期)

  • 快速排水:疏通田间明沟、打通田埂溢口;必要时机泵抽排。目标48小时内排净露田积水。
  • 破板结与通气:具备入田条件后行间浅松3–5 cm,避免伤根;低压胎小型机优先。
  • 预防性植保(遵循当地登记与安全间隔期,避免高温时段):
    • 叶部病害(尾孢/褐斑等):内吸+保护剂混配轮换,注意不同作用机制交替(如DMI类/SDHI类/QoI类与保护性多硫化/代森类合理搭配),7–10天视病情复喷。
    • 根腐高风险地块:在行间可操作条件下,选择对腐霉/疫霉/丝核菌有活性的药剂进行定点灌根/带状处理;避免大水漫灌。务必咨询当地植保机构与农资服务商,严格按标签用量和PHI执行。
  • 养分急救(以叶面为主,避免盐害):
    • 尿素1–2%或硝硫基低浓度喷施,单次折算氮≤5–8 kg/ha。
    • 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叶喷(K2O合计3–6 kg/ha)。
    • 硼素叶喷150–300 g B/ha,分1–2次,严控浓度避免灼伤;必要时补镁/钙。
  • 雹灾地块:48小时内施用保护性杀菌剂封闭伤口通道;避免立即强度中耕,给植株1周恢复。

B. 7–21天(恢复与稳产)

  • 行间管理:二次浅松+碎土,改善通气与根系再生;涝洼重灾区可行条施少量速效氮钾(入土5–8 cm)。
  • 病害监测与统防:遇“高湿+20–25℃+叶面露水>10小时”条件,叶斑快速上升,按7–10天间隔轮换药剂;严格避免同一作用机制连续超过2次。
  • 缺素矫正:叶检或快速测土指导小剂量、多次数面施为宜;观察新叶是否恢复绿色、叶斑扩展是否被压住。
  • 受损严重小区:评估“弃收改种绿肥/覆盖作物”以稳土保肥,降低病虫源。

C. 收获前与收获期(9–10月前后)

  • 收获期策略:受涝中度地块可视糖度回升适度推迟7–10天,但须避开初霜风险;重度根腐田块宜早收、缩短田间停留。
  • 机械与减损:低压胎/双胎、降低行驶速度;整定摘叶高度与刀角,减少根伤;加强清土装置,控制带泥率。
  • 分区分批:优先组织“渍涝+病害重”的田块先入厂,减少腐烂损耗;轻灾田块择机晚收提糖。

七、糖厂与供应链协同建议

  • 原料分级入厂:按糖分、杂质、病腐分级定价与排队,透明扣量规则。
  • 短时贮存:重灾原料不宜久堆;采用通风短贮与覆盖防雨,控制温升与二次污染。
  • 清洗与工艺:预留更高清洗能力与污泥处置;关注Na/K/α-氨基氮上升对结晶的影响,动态优化石灰/二氧化碳用量。
  • 调度:错峰收榨,扩大晚季接收窗口,给农户以恢复与提糖时间。

八、保险、金融与数据化服务

  • 尽快联合农险与农技部门定损建档,启用自然灾害理赔与贴息周转。
  • 利用无人机/卫星影像标绘涝害斑块,支持分区管理与目标喷防,提高资金与物资使用效率。

九、来季与中长期适应

  • 田块工程:完善田间排水体系(田间支沟—干沟—涵管—暗管),低洼地建设高畦/台田;坡地设草沟与拦蓄带减蚀。
  • 土壤改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升团粒结构与入渗率;秋后深松/深翻打破犁底层,推行控制性交通减少压实。
  • 品种与种衣:选育/引进抗尾孢叶斑、抗丝核根腐、耐渍性的品种;播前合规种衣(含对疫霉/腐霉/丝核有效成分),规范轮作降低土传病原基数。
  • 密度与播栽:合理密度与行距提高通风透光,降低叶面结露时长;布局“高风险地块—早熟/耐病品种+高畦+暗管”的组合包。
  • 植保体系:建立病虫气象预警+阈值喷防,严格FRAC轮换,避免单一机理依赖。
  • 产业分散化:跨区域原料基地错位布局,以降低极端天气对单一区域的系统性冲击。

十、用药与施肥原则提示(通用、安全优先)

  • 农药:严格遵循当地登记、标签剂量与安全间隔期;不同作用机制轮换(DMI/SDHI/QoI/保护剂等),避免连续同类超过2次;混配需先小试。
  • 施肥:涝后以小剂量、多次数为原则,优先叶面迅速补给,追肥入土防再淋失;避免高温中午喷施,防叶灼。
  • 作业安全:雷暴蓝色预警期间停止户外作业;机具入田前评估承载力,防陷机与二次伤害。

附:简化决策流程

  • 是否仍有积水?有→排水→48小时内清沟;无→进入浅松/叶喷补救。
  • 叶斑是否出现初斑?出现→立即内吸+保护剂;未见→雨前预防性保护喷。
  • 根腐是否显著?显著→定点灌根+尽量早收;轻微→加强通气与营养恢复。
  • 糖分尚低但天气转稳?稳→择机推迟7–10天促进回糖;不稳→分批早收、缩短堆存。

说明:以上建议基于已提供的气象信息与甜菜学科通行实践。不同盟市土壤与品种差异较大,具体药剂选择、剂量与收获安排请结合当地农技推广站、植保部门及糖厂技术条线意见落地执行。

据云糖网数据,最近的2024/2025榨季内蒙古甜菜产业表现亮眼,累计收购甜菜591万吨,同比增加190万吨,产糖量达到66.35万吨,较上榨季增加约13万吨,增幅明显,但出糖率降至11.19%,同比下滑逾2个百分点。

从长期发展来看,内蒙古甜菜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规模扩大,更在于注重甜菜品种改良、种植技术优化及糖分提升。

今年汛期罕见的气象背景若延续至结糖关键期,将放大甜菜品质下行风险,需快速补救此轮强降雨造成的影响!

立即行动起来!最后祝内蒙古甜菜产业顺利稳产减损。

注: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基于现有公开信息的解读分析,未能掌握较全面的情况,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机构,云糖网首发!欢迎留言指正!

 

 

 

 

发布您的信息

云之糖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yntw.com糖网立场及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tw.com/2025/08/34891.html
下一篇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6-1760883084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