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源自:临翔区融媒体中心
临沧市是云南省最大的蔗糖产区。
在临翔广袤的田野上,一场由科技引领的甘蔗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临沧市临翔区目前有蔗园4.7541万亩,涉及8个乡镇(街道)、47个村(社区)、1329户蔗农。在云南省第一轮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项目的推动下,临翔区在糖料蔗病虫害防治领域持续发力,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技术,为传统甘蔗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病虫害是制约甘蔗产量与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工防治效率低、成本高、覆盖不均,成为困扰蔗农的难题。今年,区农业农村局与糖企共同在种蔗乡镇推进无人机统防统治,重点针对甘蔗中后期常见的“两虫两病”,同步喷施壮尾肥,实现“一喷多效”。这一技术依托“种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作业机械化、用肥科学化、技术轻简化、植保科技化”的“六化”管理模式,大幅提升防控效率。
忙畔街道的甘蔗种植户董开应,对无人机“飞防”技术赞不绝口:“我家种了135亩甘蔗,现在用无人机,3个小时就全部打好了,而且效果相当好。照目前的情况看,估计每亩产量能达到5吨多。无人机‘飞防’打药,省时又省力,大大减少了用工成本,真是帮了大忙!”
耿马南华勐永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保新也给出了专业的数据:“根据不同地块,采用无人机‘飞防’技术后,平均每亩至少能增产0.5吨以上。我们的‘飞防’服务每亩收费42元,其中公司补贴5元,蔗农承担38元。按照这样的成本与增产情况计算,蔗农每亩能增收2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自推广无人机“飞防”以来,成功破解高秆作物后期施药难题,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短缺压力。通过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和药剂方案,实现了经济、环保、安全的甘蔗植保目标。今年,全区在糖料蔗产业投入农用无人机24台,覆盖适宜飞防的3.77万亩糖料蔗实现智能化飞防,作业面积覆盖率达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