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 海外市场分析
在中国海关刚刚公布的数据背后,一场全球食糖市场的“抄底”大戏正在上演。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食糖进口量同比激增39%,达到75万吨,创下年内新高。
有业内人士称,中国买家通过主动批量采购、灵活进口节奏,成功利用低价窗口实现了全球食糖资源配置。
逢低吸纳:中国买家的精准“抄底”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在2025年1月至10月的累计食糖进口量已达390万吨,同比增幅达14%,10月份单月进口量同比增长39%。
这一数据的飙升并非偶然,而是对国际糖价走势的敏锐反应。
近期,纽约原糖期货价格一度跌破关键支撑位,创下五年来的新低。Itaú BBA在本周二发布的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价格的近期下跌刺激了中国、印尼和印度炼糖厂的机会主义采购。”
对于存在结构性产需缺口(国内年消费量约1500万-1600万吨,产需缺口约400万-500万吨)的中国市场而言,当前低迷的国际糖价重新打开了进口利润窗口(配额内甚至配额外进口利润回升),促使炼糖厂和贸易商加大采购力度,以此来补充国内库存并为即将到来的2026年春节备货。
巴西:创纪录的出口糖
在这场采购中,巴西作为全球食糖供应的最大的受益者。
数据显示,巴西在2025年10月巴西向全球出口了创纪录的420万吨食糖。其中,对华出口量高达62万吨,同比去年10月惊人地增长了58%,使中国再次稳坐巴西食糖第一大买家的宝座。
注:统计时间口径不同,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为到岸统计(10月份进口巴西糖71万吨)。

(巴西官方公布的对华食糖出口统计)
从巴西公布的对华食糖出口趋势图(2023年1月-2025年9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这一趋势:
1、季节性爆发更强: 往年巴西对华出口通常在8月-10月达到峰值。图表显示,2025年的峰值(曲线最高点,接近95万吨水平)显著高于2023年和2024年的同期峰值。
2、物流效应: 图表中2025年8月份对华出口高位数据94.35万吨,经过约45天的海运周期,正是中国10月及11月到港量激增的主力军。
市场展望:供应过剩下的博弈
尽管进口数据亮眼,但全球糖市的基本面依然由“供应过剩”主导,国外分析师认为,这正是中国得以低价吸筹的根本原因。
1、巴西产能释放: 随着桑托斯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天气条件的好转,巴西2025/26榨季的产量预期已被上调至450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
2、北半球复苏: 泰国和印度的产量在经历了之前的减产周期后,于2025年迎来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的宽松预期。
云糖网小编认为: 2025年末的这波进口,是中国买家在通过“以量换价”的策略重建库存。
对于市场而言,中国的买盘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极度疲软的国际糖价,防止其进一步崩盘。
在巴西庞大的新糖供应压力下,全球糖价短期内难言反转,虽然明确的低糖价促使部分巴西糖厂转向乙醇生产,这对于中国进口商而言,进口的“甜蜜窗口期”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云糖网建议,不得作为投资依据!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