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气象最新消息:6月30日至7月3日,昭通市、曲靖市、昆明市、玉溪市、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德宏州、保山市、大理州西部降大雨局部暴雨、大暴雨;7月4日至6日,迪庆州、怒江州、丽江市、大理州西部、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红河州西南部、曲靖市南部、昆明市东部、昭通市北部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大暴雨。

告别连年干旱,云南甘蔗产区喜迎“解渴”雨
“感觉至少有20年没有过这么充沛的雨水了”,一位云南蔗区的老人感叹道。今年,一改过去二十余年的干旱常态,丰沛而及时的雨水滋润着云贵高原的大地,让久旱的土地重焕生机。对于全国第二大食糖产区–云南的糖料蔗而言,今年“充沛的雨水”究竟是丰收的序曲,还是伴随着新的挑战?
回顾过去二十年,云南人民的记忆里,“干旱”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气象数据显示,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云南全省整体呈现出气温显著升高、降水明显减少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2009-2013年的五年连旱、2019年和2020年的严重旱情,都让这片以“七彩”和“温润”著称的土地饱受煎熬。
对于农业生产,尤其是像甘蔗这样需水量大的作物,干旱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众所周知,糖料蔗最怕干旱高温及土壤板结,水分不足导致出苗率低、株高偏矮,还易受病虫危害;同时也忌长期积水和排涝不良,引发根系缺氧。糖料蔗最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春雨及时、夏雨均匀,有利分蘖和根系发育;同时需充足日照和肥沃疏松土壤,以促进光合作用与糖分积累。
糖料蔗生长周期中,6月至9月是茎秆快速伸长的关键时期,也被称为“拔节期”。这一阶段是甘蔗一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水分是否充足直接决定了甘蔗的株高、茎粗,并最终影响亩产量和含糖量。
过去的持续干旱,常常导致云南的甘蔗地出现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糖分积累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蔗农的收成和蔗糖产业的效益。
然而,今年的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云南省气象数据,从6月到7月初,云南大部分地区迎来了持续性的降雨过程。
至关重要的是,此次降雨的核心区域与云南的甘蔗主产区高度重合。临沧、德宏、普洱、保山、红河、西双版纳等地区,既是云南甘蔗的“主阵地”,也在此轮降雨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宝贵的累计雨量。
有蔗农称,恰好下在了甘蔗最“口渴”的时候,对于正处于拔节期的甘蔗来说,无异于一场“久旱逢甘霖”的盛宴。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虽然今年的雨水总体呈现“润物细无声”的良性特征,但局部地区的“暴雨”和“大暴雨”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对于一些地势低洼的甘蔗田,短时强降雨可能导致田间积水,引发“涝害”。长时间的根部浸泡会影响根系呼吸,诱发根腐病、赤腐病等病害,反而会影响甘蔗的健康生长和糖分积累。
不知道云南广大的蔗区是否出现“涝害”,希望您给我们留言反馈!
2025年上半年充沛的雨水,一举扭转了云南近二十年来旱情频发的被动局面,为全省的甘蔗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极大地缓解了甘蔗生长关键期的用水压力,预示着一个高产、高糖分的“甜蜜”年份或将到来。
对于辛勤耕耘的蔗农们来说,今年无疑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我们期待着,在风调雨顺的祝福下,云岭大地的数百万亩蔗海能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
你那里下雨了吗?甘蔗还好吗?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