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网 国际糖业专题 国内长假期间,国际市场并不平静!纽交所原糖交割量巨大,中国买家是最大接货方

国内长假期间,国际市场并不平静!纽交所原糖交割量巨大,中国买家是最大接货方

和20000+糖人一起关注糖网公众号

广告位

(巴西港口正在装运待出口的原糖)

YNTW.COM 国内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国际糖市并不平静。

本周二(9月30日),洲际交易所(ICE)10月原糖期货合约到期,数据显示交割量高达30,032手,高达152万吨,成为10月合约史上第四大交割量。

在此次大规模的实物交割中,全球农产品贸易巨头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是最大的卖方,交割量为10,321手;而来自中国的中粮国际(COFCO International)则是最大的买方,接货量达13,977手,约71万吨。

(注:纽约洲际交易所原糖期货一手为50.8吨)

据悉,大部分的交割糖都是在巴西的桑托斯港以及帕拉纳瓜港装运。

市场人士认为,大规模的实物交割被市场解读为偏空信号,因为它通常暗示持有实物的卖方难以在现货市场找到价格更优的买家。

然而,此次交割的背景和市场反应并非单向。

市场背景:预期之内与预期之外

在合约到期前,部分市场人士曾预期交割量会更大,甚至可能超过去年同期的33,506手。

在9月底的交易周,原糖期货市场整体表现为横盘整理,价格在窄幅区间内波动。

市场参与者的头寸变化也呈现出复杂态势:投机者减少了多头头寸,增加了空头头寸,而终端用户则大幅增加了多头头寸。

这表明在合约到期前,市场多空力量正在重新部署,为潜在的大规模交割做准备。

(最近一年时间10月合约来从20美分跌至15美分)

10月合约最终以16.10美分/磅的价格到期,而新的主力合约(2026年3月)结算价则为16.60美分/磅。

交割消息公布后,10月1日外盘原糖期货主力3月合约出现下跌,一度跌至16.13美分/磅,较前一日下跌2.83%。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规模交割带来的短期供应压力。

主要参与者解读

路易达孚作为全球领先的食糖贸易商,其大规模交割行为符合其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

作为10月合约最大的交割方,路易达孚在当前价格水平下,选择通过洲际交易所渠道来销售其掌握的大量巴西糖库存,凸显其在巴西-亚洲贸易链中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中粮国际作为最大的接货方,也备受关注。

中粮国际不仅是中国主要的食糖进口和精炼加工商,其在巴西拥有重要的糖生产和物流资产。作为最大买家,反映了其对未来中国市场或其他亚洲市场的需求预期,业界预估中国2025年进口糖数量将维持在500万吨以上。

从上面最近一年10月合约走势图来看,从20多美分跌至15-16美分/磅,对于有需求的买家来说,是值得购入的时机。

回顾历史,大规模交割也曾引发对中国需求的担忧。例如,在2020年10月创纪录的交割中,中粮也是主要的交割方,当时便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实际需求不及预期的猜测。

历史比较与后市展望

虽然本次152万吨的交割量巨大,但与历史上的几次极端情况相比仍有差距。

比如:

2023年10月的交割量曾创下约287万吨的历史记录,而2020年10月也曾有过262万吨的交割。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历史上原糖期货的巨量交割并不总是带来持续的熊市。

有交易员指出,在过去某次创纪录的交割后,市场反而进入了上涨通道。

目前市场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宏观环境中。一方面,巴西等主产区生产提速,确保了短期供应充足,对价格构成压力。

StoneX等机构预测,得益于巴西、印度和泰国的好收成,2025/26年度全球食糖市场将由短缺转为过剩。但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等国近期的采购行为显示出全球需求依然强劲。

综合以上来看,云糖网编辑认为ICE 10月合约的大量交割是多重市场因素交织的结果。

它既反映了当前全球供应相对充裕的现状,也让市场看清了像路易达孚和中粮国际这样的大型糖业巨头在全球范围内权衡、分析之后的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就是对行情真实的判断结果。

最后,总结一下,大量交割虽然给市场短期价格承压,但最终的走势仍将取决于全球供需基本面的演变,以及主要参与者的后续战略动向。

此次交割虽未达到部分人士的最高预期,但其规模足以让市场在进入新的交易月份时保持谨慎。

注:以上部分内容为国外分析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机构,不得作为投资依据!

 

 

 

 

发布您的信息

云之糖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yntw.com糖网立场及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tw.com/2025/10/3534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6-1760883084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